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专题回顾 > 量体裁衣 > 工作简报

全面部署 多措并举 绵阳市扎实推进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

[发布时间:2012-07-19]   [来源:] [打印][关闭]

    为认真贯彻落实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会议精神,绵阳市各县市区残联高度重视,认真谋划,进一步细化服务方案,抓紧部署,相继于近期召开了各地“量服”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形势、开展培训,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步骤和方法,进一步动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继续保持时不我待的精神、再鼓干劲,强力推进“量服”工作深入开展。绵阳市残联“量服”办人员深入部分县区进行了指导,从总体情况来看,各地“量服”工作组织领导有力、措施到位、目标任务明确;同时,部分县市区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主动作为,为推进“量服”工作有序、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年是“量服”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和扩大覆盖面的一年,对此,绵阳市各地残联认识到位,坚持将“量服”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常抓常议,抓紧落实。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完善考核制度。游仙区继续将“量服”工作纳入区委、政府目标考核范围,强化目标管理;三台县为加强对各乡镇“量服”工作的考核力度,县残工委出台印发了《三台县“量服”工作考核办法》,该《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考核对象、方式方法、结果评定等事项,并对考核内容和分值作了详细分解。《办法》的出台将“量服”工作考核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对15项具体工作内容落实情况的评估,得出分值,实现了量化管理,对各乡镇抓好、抓实“量服”工作的全过程必将起到积极的督促作用。
    二是进一步加大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在市上对2012年“量服”工作进行部署后,各县(市、区)、乡镇(街道)相继召开了当地“量服”工作暨培训会议,全市累计培训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达5200余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北川县在组织各乡镇残疾人工作者培训过程中,将“量服”工作“两表一卡”、“两册”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通过实例的方式就填写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和说明,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个性化服务信息平台信息录入的直观性,采用一人一机的培训方式,进行了实机操作、演练,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是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加大对残疾人的帮扶力度。游仙区在召开“量服”工作部署会后,残联主要领导带领机关人员分赴各乡镇对“量服”工作推进形势进行了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建议,面对面研究制定保障措施,以确保“量服”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同时,以落实残疾人创业就业民生工程为重点,走访慰问了部分创业个体户,为有困难者共计发放扶持资金2万余元;深入多家区管企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法规,不断增强企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为残疾人实现就业主动搭桥。涪城区、梓潼县、三台县残联主要领导分片负责,带领机关人员分赴各乡镇、贫困残疾人家庭了解个性化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主要需求等问题,积极帮助解决各类困难,有效推动了“量服”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是积极开展“量服”工作“回头看”活动,不断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质量。各地认真按照市残联关于开展“量服”工作“回头看”的内容和时间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了该项工作的扎实推进。在各县(市、区)残联“量服”工作部署后,各乡镇行动迅速,及时召开了“量服”工作专题会议,特别就“回头看”活动作了周密安排,并采取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包户到人的方法,要求对录入个性化服务信息平台的残疾人进行回访,做到不漏一人,对其还未解决的需求尽快加以落实,目前,该项工作各地正在抓紧实施。
    五是积极开展争创“量服”工作示范县活动。安县以争创“量服”工作示范县为目标,认真对照标准,进一步细化创建方案,并在全县确定了10个“量服”工作示范点,加大帮扶和督查力度,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县加以应用,以带动全县“量服”工作的整体推进。
    六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良好氛围。在这方面,各地宣传意识不断增强,积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各类媒体充分反映当地开展个性化服务工作的经验做法以及特色和亮点,宣传社会扶残助残以及残疾人自强自立的典型事迹等,进一步浓厚社会关爱、支持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涪城区、游仙区主动与绵阳电视台,绵阳日报、晚报等媒体取得联系,及时报道宣传残疾人工作动态,先后发表视频、文字新闻10余篇,其中涪城区张浩副理事长所撰写的《唱响助残扶困和谐曲》还被“中国发展模式研究”—各地发展经验网站所登载。特别是在第22次“全国助残日”期间,各地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关爱、帮扶残疾人活动,为广大残疾人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无限关怀,并通过广泛宣传,进一步浓厚了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