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0日,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黄卫德率工作组赴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就定点帮扶工作及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期间,黄卫德一行先后深入普昌镇、乌史大桥镇和田坝镇,实地查看扶贫车间运行情况,详细了解鲈鱼养殖、蓝莓种植、骡鸭养殖等帮扶产业发展现状及带动成效。随后,赴甘洛县中彝医院调研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进展,到田坝中学看望在校残疾学生,并前往田坝镇煖带密村、挖夯村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看望慰问驻村帮扶干部和困难残疾人家庭。
黄卫德指出,要立足资源禀赋,做强特色产业。各地帮扶项目要充分依托当地气候、水源等自然优势,着力提升产品品质,强化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切实发挥帮扶产业在促进群众增收和推动残疾人融合发展中的双重作用。甘洛县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紧密依托县中彝医院现有医疗资源,充分发挥中医、彝医特色优势,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努力打造技术过硬、服务优质、患儿受益、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区域性康复服务平台。
黄卫德强调,要聚焦群众需求,提升帮扶实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精准对接群众特别是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实际需求,科学制定帮扶措施,全面落实各项惠残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要加强资源整合,用足用好涉残帮扶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切实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激发其内生动力,鼓励自立自强、积极融入社会。要强化系统谋划,主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衔接,不断提升帮扶工作的精准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
黄卫德要求,要全面系统总结,夯实工作基础。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要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全面梳理“十四五”期间定点帮扶工作的典型案例、有效举措和实际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科学谋划下一阶段帮扶工作提供有力支撑。